[] >> [林居傳統]

阿姜李: 臨終說法一則
1956年2月19日
[英譯]坦尼沙羅尊者
[中譯]良稹
The Last Sermon——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
Translated by Ven. Thanissaro Bhikkhu

原文版權所有 ©  1998 美國慈林寺。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、重排、重印、印發。然而,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,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。


中譯版權所有 ©  2005 良稹,http://www.theravadacn.org , 流通條件如上。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,并登載本版權聲明。

“1956年2月19日,奈-通曼-夏沙功女士請阿姜李-達摩達羅在波羅尼瓦寺的出離院(Nekkhamma House)爲桃-薩蒂雅努拉女士說法。桃-薩蒂雅女士靜臥病床,雙手合十,恭聽了這段開示——這是她最後一次聽講法義。結束後,我走近她說,‘我希望把這段開示記下來。你若去世,我會把它印出來,在你的葬禮上分發。’ 她眼有笑意,微微頜首同意,接著問:‘你都記得嗎?’ 我答道:‘不完全,不過至少記得一部分。’ 於是她爲我復述了幾個要點,言語中始終對法味有喜悅與感動之意。我因此記錄了回憶所及的這段開示總結。”



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-sambuddhassa.
ayudo balado dhiro'ti.

禮敬薄伽梵、阿羅漢、正等正覺者
智者施予生命與力量...[1]


        我現在爲你簡要講述佛陀教導的一個要點,助你長養體力與心力。我們大家活著,都必須依靠體力與心力。缺了這兩樣,生命不能夠繼續。
        身體的力量,無論我們以四類必需品、以世間財富加以滋養,仍免不了隨其本性衰敗、消亡。它逃脫不了老、病、死。體力的存在需要心力的幫助。但是心的力量不需要依賴四類必需品或者世間財富; 它根本不需要依靠體力。它可以完全依靠“聖財”[2]而活。因此,心力比體力更重要。
        自己力量不足的人,一開始必須寄希望於依靠他人,直到可以自立。依靠他人時,我們必須仔細選擇一個好的依止,根據巴利經文: asevana ca balanam, panditanañca sevana(遠離愚人,親近智者): 意思是,我們必須選擇智者去親近。如果我們親近智者與聖賢,他們會教我們爲善。與愚人交往,會因此受苦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尋找這樣的依止不算是真正的上善,因爲它就好比射鳥,也許只射中翅膀或者尾羽。我們若真想直中目標,必須依靠另一類支柱: atta hi attano natho[自己做自己的主人]。 我們必須依靠自己。這種依止,佛陀稱贊它是最高的,因爲它會教我們對自己的善惡之業有覺知——kammassako'mhi[業的主人]: 再也不需要寄希望於他人。
        爲了制造這類依止,我們必須培養五種素質——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明辨力——這稱爲五力,它會賦予我們向善的心力。這五力可歸納於戒、定、慧之下。信力歸於戒; 精進力、念力與定力屬於定; 明辨力屬於慧。
        有信力,等於有財富。戒德好比一塊白布,包裹著身體,使它看著美觀,又好比蓮花的花瓣,包裹著花蕊的香氣。戒德是在我們在行爲中斬去邪惡與敗壞的素質,使得我們的舉止誠實端正。這就是戒德,但它還不是最高的福德。身體持戒時,我們的心要端正地伴隨著它。
        精進力意味著行事勤奮、決意、持恒、果敢、不屈不撓,這樣才有力量追求善德。
        念力意味著審慎、自制,確保我們的意、語、行不走偏; 對善惡有自覺,使我們的行爲不退墮到不良與不智的層次。
        定力意味著使心牢固定駐於單一目標——一乘道,不讓它攀緣其它目標,受其影響傾斜、動搖——無論是好是壞、過去未來——使心保持誠實與端正。
        這三類素質一起構成了抑制了感官欲望、惡意、傷害意的端正心智。這就稱爲出離正志(nekkhamma-sankappo): 心對感官情緒或者感官對象,無論它是善是惡,既不喜也不惱。這是一顆離開俗世的出家之心。不論我們是否經歷出家儀式,不論住在家裏還是住在寺院,我們就稱得上是出家了。
        下一個素質是明辨,佛陀稱之爲最高的善德。我們有了戒德與定力,明辨會在達到初禪到四禪的心裏昇起。是這股明辨之光,使我們看見內在與外在之法。我們可以從兩面看見自己。我們看見生的那個側面會重生,不過還有一個側面不重生。老的那個側面會老去,不過還有一個側面不衰老。病的那個側面會生病,不過還有一個側面不生病。死的那個側面會死去,不過那不死的部分,它不死。這就是種姓智(gotarabhu-ñana),好比有雙目,看見了兩個側面。無論朝哪面看,我們都看見了,但兩面都不執取。我們只看見事物的造作本質,它們都必須經歷生老病死。不少人觀想這四件事,明見實相,直到從無明中解脫,因此成了阿羅漢。
        色身的本質是朝一個方向——也就是衰敗——流過去; 然而心不跟著它流。心必然依其力量程度而上昇。凡心力大者,走得遠。執著於生者,必然投生。執著於老者必然衰老。執著於病者必然得病。執著於死者必然死亡。但是,凡不執著於生老病死者,必然趨向於不生、不老、不病、不死之境。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步時,就可以說在生老病死之中找到了一大塊聖財。我們不需要懼怕貧窮。即便身體會老去,我們的心不會衰老。身體要生病死去,就讓它生病死去,但我們的心無病,我們的心不死。對阿羅漢來說,即便有人把他的頭砸開,他的心也不會痛苦。

* * *

        當心與世間糾纏時,必然受到衝撞,一旦衝撞,它會搖晃起來、來回滾動,好比一堆石彈。因此,無論其他人是好是壞,我們不要在心裏積存起來,昇起愛意或者惱意。當它是別人的事,不是我們的事,完全排除出去。

* * *

        五蓋是五種病,抓住心、嚙食心,使它消瘦饑餓。凡是定力深的人,能夠滅盡這五種病。這樣的人,身心必定充實——無饑餓、貧窮、匱乏之感——不會去找任何人求取福德。
        我們得到的果報是(1)我們會得到聖財,使自己富有起來。(2)若是佛陀還活著,他必定會爲之心悅,就好比父母看見子女自足富有,可以安枕無憂。
        總結起來說: 世間的財富滋養體力。尊貴的財富滋養心力。因此我要求我們大家,把這段教言用於修行,訓練自己,使我們的意、語、行精細起來,有價值、純淨、達到聖財富的層次,那就是通往至樂的涅磐之道。


中譯者注:
[1]此爲增支部AN5.37中偈語的開頭,爲了引出下文關於心力體力的開示。
[2]增支部AN7.6中提到七種聖財: 信念、戒德、良知[恥心]、畏惡[懂得不良意語行之傷害]、多聞、慷慨、明辨。佛言擁有這七種財富者不貧窮、未白活。


相關連接:

        面對病痛與死亡文選

http://www.accesstoinsight.org/lib/thai/lee/handbook.html
最近訂正 9-11-2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