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] >> [林居傳統]

意向的堅持

[作者]坦尼沙羅尊者
[中譯]良稹
Sticking with an Intention
by Ven. Thanissaro Bhikkhu

原文版權所有 ©  2006 坦尼沙羅比丘。免費發行。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、重排、重印、印發。然而,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,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。


中譯版權所有 ©  2009 良稹,http://www.theravadacn.org , 流通條件如上。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,并登載本版權聲明。

        看見心何等擅變,是很可以令你自矯自戒的。你下決心做某件事,才過幾分鐘,就發現自己在往另一個方向走。有時候,是因爲你看見原來的意向不如先前所想的那麼明智,不過情形常常與此無關。那個原初意向無可挑剔,你卻直角拐彎走掉了。這是怎麼回事?
        禪定的目的之一,正是爲了明察那裏究竟在發生什麼,你怎麼會突然脫軌拐彎,心究竟對自己作了什麼,才會放下一個好端端的意向,去某個完全不同的地方? 在這個意義上,禪修好比做實驗。你設置某些條件[因緣],接著觀察它們如何發展。換句話說,一開始,你專注一個自知是良好的對象——呼吸[氣]。畢竟,呼吸即是生命力,並且它極其直接。它既不遙遠,也無可疑。它就在此地此刻。你可以看見,緊粘著氣[跟氣在一起],允許它舒適,對身與心必然起著良好的作用,所以那裏沒什麼可疑的。
        當你把氣確立爲著意的對象之後,下一步是,覺察那些必然要把你拉往別處的任何其它的雜亂意向。眼下,你心裏的規矩是:  假若念頭與氣無關,就不參與。因此,一發現自己脫軌,不需要再多問。假若發現正在被拉離呼吸,不管那個思維造作[行蘊]多麼有趣、奇異、重要,把它放下,回到氣上。哪怕句 子想到一半,當即放下。你不需要收尾,不需要作個小記號以便回來察看。把它整個放下,回來。
        那個念頭的回音可能繼續一陣。沒關係,你不需要聽它的。你現在的工作是訓練心,使它在堅持某個意向時能夠越來越連貫。接下來,必定會出現第二個念頭,第三、第四、第十、或者第一百個念頭,不過,不管出現多少次,你就是不跟。那是你坐下時對自己的承諾。當你發現自己破壞了那個承諾時,重要的是不可沮喪。爬起,撣塵,回到氣上。要記得,我們是在同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性作戰,因此需要下工夫,花時間。如果你認爲訓犬是件難活,人心更容易偏失,更傾向於抵制新技能。以這種方式訓練心,雖然困難,卻是可以做到的。
        把時間花在訓練新習慣上,是十分值得的。畢竟,正是心意[業,行爲,動機,意向]的力量在塑造你的生命。我們往往以爲業力教導與禪定沒有多少關係。甚至有人教我們,業力說是一個奇怪的傳統遺贅,不知何故從文化背景中被“走私挾帶”,納入了佛教。不過,情形並非如此。佛陀有一些極其明確的業力教導在當時獨樹一幟,它們與禪定的“爲何”與“如何”密切相關。
        禪定的“爲何”,涉及我剛才提到的要點。既然業就是意向[動機],而且業是塑造你的人生的巨大力量,你能對它有所掌控,是十分可取的。假若你發心做某件事,你知道那是件好事,那麼能夠做到堅持那個意向,不離不棄,是十分可取的。意向在哪裏發生?  就在當下。它在哪裏改轍?  就在當下。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專注當下,這樣才能夠親見意向的現行過程,才能夠對該意向往何處去,施加影響。你在當下住得越堅實——也就是你這裏的平衡維持得越穩固——那麼你能看見的東西就越多,你對那些意向將把你帶往何處,就越有清醒的影響力。那就是“爲何”。
        至於禪定的“如何”,隨著打坐時種種想法的出現,你會注意到,那些雜亂的意向,跟你開頭坐下來禪修,發心緊粘著呼吸時自覺的打算,很少有什麼關聯。然而,它們突然出現了。這可以用佛陀有關當下體驗由三部分構成的教導來解釋。那三部分是:  過去意向[舊業]的果報、當下意向[現業]的現行過程、還有當下意向的即刻果報。某些昇起的想法,是舊業的果報,未必有多少意義。它們只是碰巧進來,它們可以是相當隨機的。
        有時候,我們會在禪定的某個特別知見中,找尋一些靈感或征兆。那樣的事件是有可能發生的。不過,那種知見,同樣與眾多的偶發事件摻雜在一起。這就好比解夢:  有些夢有預示性,有些夢自命不凡,多數的梦根本是隨機的。你不能把它們當作可靠的指南。同樣,無論你的心何等寂止、光明,也不一定要把闖進當下之心的隨便什麼東西都當成指南,因爲許多闖進來的東西,只是隨便哪些過往意向的果報。不過,你可以做的是,藉著牢牢住於當下,牢牢住於你那個緊粘呼吸的意向[定在那個心上],久而久之,把自己放到一個更好的位置上,在那裏可以評估來到心裏的那些東西。假若某個貪、嗔、癡的念頭闖進來,你將能夠覺察它,看見它在做什麼,因爲你對此處發生的事的敏感度提高了。
        洞見也許會出現,不過你不必記它。阿姜放曾經說過,假若某個洞見真有價值,你不需要爲了以後參考而去記它。反之,看看能否把那個洞見用在當下內心正在發生的事件上。假若給出善果報,就堅持下去。假若果報不善,就把它放開。如果是真正有價值的洞見,它會跟著你,因爲你已經從那裏得到了善果。你不需要標記它,套上皮索牽回家。
        諸種洞見的重要性,遠不如把心置於引生洞見、並且評估如何將洞見用於當下的能力。我們嘗試使心入定,就是爲了這個[指發展這種能力]。試著對當下此地的因和果,保持高度的警覺。當你看得見因果之間的連接時,你就處在了可以對那些想法作評估的位置上。因爲一個念頭的價值在於它的效果。好比有一只會下金蛋的鵝:   你的注意力要放在照料鵝上,而不是放在照料蛋上,因爲這些金蛋如同神話傳說裏的金子,不馬上用掉或者送掉,就會變成羽毛,變成木炭。記得那些神話麼?   你越試圖抓著不放,那東西越變成乾草。你如果得到什麼好東西,就要把它用起來 ,把它送出去。那時你就會得到更有價值的回報。
        洞見也一樣。假如洞見適用於當下當地,那好,就用它。否則把它放到一邊。也許它並不是什麼洞見,因爲如我先前所說,來自你的舊業的各種事件都可能闖進寂止的心。不過,寂止之心的價值所在,與其說是得到什麼闖進來的東西,不如說是讓你得以對進來的東西作出評估。你可以親見因果的現行。當心真正寂止,極其精細時,它可以感知細微少量的貪、嗔、癡的存在,感知它們在做什麼。你的敏感力會提昇。你對因果的觀察能力會敏銳起來。心在寂止時,你對真金與假金的辨別能力將會大有提昇。
        因此,對寂止之心裏昇起的東西,你不需要什麼都加以信任。實際上,任何東西你都不可信任。你應當對所有一切加以檢驗。寂止之心的價值不在於看見事物,而在於看見事物在行動。當心的基本意向可靠、牢固、確定時,你對自己的意向的評估會准確得多。這裏說的基本意向是這個:   始終做最善巧的事;  始終選擇傷害最小、利益最大的行動軌跡。你所能做的最有益的一件事,就是學會如何堅持一個簡單而良好的意向,就像現在這樣,堅持與氣待在一起。
        隨著你待在這裏的本事越來越可靠,就爲獲得所有其它洞見、所有其它來自修心的善益,提供了基礎。因此,使你的基礎有力,確保它堅實,你在它上面發展起來的良好素質就不太可能倒塌。
(根據2005年11月14日開示錄音整理,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《禪定——第三集》)        


       

最近訂正 1-29-2011